Mesos 未来堪忧?Mesosphere 正式更名 D2IQ,重点转向 Kubernetes

作为 Mesos 商业化的重要推手,Mesosphere 近日宣布正式更名为 D2IQ,关注点也随即转向 Kubernetes 及云原生领域。

Mesosphere 起初是开源项目 Mesos 背后的重要推手,然而,由于设计理念超前且有众厂商推崇,Kubernetes 很快在容器编排领域占据上风,Mesos 的发展并不是非常令人瞩目。2017 年 9 月,Mesosphere 宣布支持 Kubernetes。如今,该公司宣布将其名称正式变更为 Day2IQ(简称 D2IQ),关注重点全面转移至 Kubernetes 及云原生领域。

D2IQ CEO Mike Fey 表示:“公司将继续支持 Mesos 驱动的 DC/OS 解决方案,新的名称反映了该公司新的运营思路,其不再完全专注于 Mesos 项目,而是专注帮助更为成熟的组织运用云原生技术,我们认为,Mesosphere 这个名称存在一定局限。在客户看来,Mesosphere 划定了我们所提供的特定技术,但我们的核心任务并非仅限于此。我们为客户提供后续运营支持,并努力使云原生成为一种适合所有人的可行方法。”

Mesos 怎么了?

今年 5 月份,Twitter宣布抛弃 Mesos,全面转向 Kubernetes。要知道,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交媒体巨头之一,Twitter 公司以其庞大的生产集群 规模 (万级别节点)而备受关注。2011 年,Twitter 公司开始在Mesos 项目的基础上开发 Aurora 项目以便同时管理其内部的在线和离线业务,逐步成为 Mesos 社区的代言人。

在持续投入 Mesos 项目近 10 年之后,Twitter 公司为什么突然宣布全面转向 Kubernetes 体系?

事实上,在互联网级别的技术场景下,依托顶级工程师和成熟技术自建基础设施,一直以来都是一线非云互联网厂商的架构首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相对成熟并且工作层次较低的 Mesos 项目收获到了大量规模级生产环境部署案例。

不过,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 Kubernetes 这样以“云”为核心的容器化基础设施项目的迅速崛起,这种传统互联网基础技术架构选型方法逐步暴露出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Twitter 计算平台(Twitter Computing Platform)产品与技术负责人 David McLaughlin 以 Twitter 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为例,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简明扼要的总结:

1、存储系统的多样化与专业化,使传统基础设施复杂度急剧上升。

相比之下,Kubernetes 社区不仅拥有最完善的 Local PV 机制,还能够凭借标准接口和 PV、PVC 体系,完全为用户抹平其它数十种不同存储服务的对接问题。这在互联网软件架构日趋复杂和面向多云的发展趋势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2、Mesos 和 Aurora 体系与“云原生”始终渐行渐远。

遗憾的是,Mesos 以及 Aurora 项目或许是由于发布较早,始终没能够将“云”变成整个基础设施体系中的“一等公民”。相比之下,Kubernetes 体系从发布伊始就不断倡导“声明式 API”、“容器设计模式”、“控制器模型”等各项理念,其实都是为了帮助用户能够在云上以“可扩展、可复制、高度自动化”的方式开发、交付和运维软件。

3、传统的多云、多集群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并在可预见的未来内迅速攀升。

在传统的互联网架构中,自建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体系是整个软件系统的第一假设。而“云”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在流量突发时应付峰值的资源“备胎”。在这种以“云”为辅助角色的指导思想下,多云和多集群很难成为整个软件开发架构的重中之重,与应用开发、交付和运维体系也失去了直接关联。这种方案短期内固然可以奏效,但长期的维护和迭代成本却很容易因为上层应用本身千变万化的形态与高速迭代而超出把控。此外,这种设计的另一个极端是让整体基础设施走向“多活”技术深渊: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 90% 以上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能力。而在云原生体系普及之后,“每朵云上都有无数个 Kubernetes 集群”逐渐成为应用基础设施能够依赖的常态。这就为多云和多集群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突破性思路:只要软件选择面向 Kubernetes 来进行架构、设计和实现,那么“多云、多集群”就自然而然成为应用基础设施的默认能力。在 Twitter 的业务越来越多的需要多云、多集群环境交付的趋势下, Kubernetes 这种从根本上帮助应用迅速向多云交付的“捷径”,成为 Twitter 选择变更自身技术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Fey 非常谨慎地指出,“Mesos 产品线的表现仍然良好,而且还有更多新的交付成果,因此我们并不会放弃这部分业务。但我们也确实看到 Kubernetes 的强大之处,以及其背后值得赞赏的技术社区,我们希望为该社区带来更多价值。”他同时补充道,该公司投身于云原生浪潮的决定并非一时起意。他强调,公司已经在其 DC/OS 上拥有一年多的 Kubernetes 产品运行经验,而且一直是云原生社区中的贡献成员。

此次更名带来的并不只是名称层面的变化,同时也对企业与品牌定位做出调整,希望为成熟度更高的受众群体构建多款新型云原生产品,新名称的灵感正来源于此。

对于新手客户,该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类 Kubernetes 解决方案 Konvoy。据称,此项目能够提供“企业级的 Kubernetes 体验”。该公司还将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层,用以克服目前希望推动云原生迁移的众多大型组织所面临的实际障碍。

除此之外,该公司提供数据集成层,用于以云原生方式整合大量数据。Kudo 测试版正是为此而生——这是一款开源云原生工具,用于在 Kubernetes 当中建立有状态运营体系。该公司已经申请将此工具捐赠给云原生计算基金会——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是一个开源组织,下辖 Kubernetes 以及其它多个云原生项目。

必须承认的是,该公司将在这一领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包括像 刚收购红帽的 IBM 这样的重量级对手。但 D2IQ 公司坚信,凭借强大的开源精神,其完全能够超越 Mesos 这一根源业务,最终成为云原生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