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智能系列文章|端侧如何实现实时CEP引擎

背景

用户来闲鱼,主要是为了获得自己关心的内容。 随着闲鱼的体量越来越大,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闲鱼基于用户画像,可以将用户关心的内容推送给用户。 具体在哪些场景下才需要触发推送? 我们定义了很多触发规则,包括停留时长、点击路径等。

起初我们把触发规则的逻辑放在服务端(Blink)运行。 但实践下来发现Blink存在诸多限制:

  • 服务端要对客户端埋点进行数据清洗,考虑到闲鱼的DAU已经突破2000w,这个量是非常庞大的,非常消耗服务端资源;

  • Blink的策略是实时执行的,同样因为资源问题,现在只能同时上线十几个策略。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开始考虑能否将Blink的策略跑在客户端!

CEP模型

Blink,作为是Flink的一个分支,最初是阿里巴巴内部创建的,针对Flink进行了改进,所以我们这里还是围绕Flink讨论。 CEP(Complex Event Process)是Flink中的一个子库,用来快速检测无尽数据流中的复杂模式。

Flink CEP

Flink的CEP的核心是NFA(Non-determined Finite Automaton),全称叫不确定的有限状态机。 提到NFA,就不得不提Jagrati Agrawal等撰写的关于NFA模型的论文《Efficient Pattern Matching over Event Streams》,本篇论文中描述了NFA的匹配原理。

上面这张图,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有限状态机,它由状态(State)还有之间的连线(StateTransition)组成的。

  • 状态(State):状态是根据flink脚本里面的代码来决定的,最终会有一个  $end$ 的Final状态

  • 转换(StateTransition):State的转换条件,包括  take/proceed/ignore

不同的条件,代表的含义不同:

  • take : 满足条件,获取当前元素,进入下一状态

  • proceed :不论是否满足条件,不获取当前元素,直接进入下状态(如optional)并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 ignore :不满足条件,忽略,进入下一状态。

我们只要在端上实现这样一个状态机,就可以实现一个CEP引擎。

Python CEP

对于客户端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CEP环境。 经过调研,可以复用集团的端智能容器(Walle),作为Python容器可以执行cep的策略。

在构建NFA之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数据来源,手淘信息流团队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BehaviX/BehaviR,可以对UT埋点进行结构化,能很好的结合Walle容器来触发策略。 有了事件来源,还需要解决的是Python脚本如何执行。 Walle平台可以将多个Python脚本打包下载并执行,因此,我们可以将CEP封装成一个Python的库,然后跟策略脚本一起下发。

最终的整体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本文重点介绍下如何用Python来实现一个CEP的编译器,这个编译器主要用来将CEP的描述语言转换成为NFA。

编译器原理

在Flink中,java侧会有一套完善的API来编写一个策略脚本,《efficient Pattern Matching over Event Streams》论文中还定义了一套完备的DSL描述语言,也是会转化成java文件去调用这些API去完成匹配。 那么接下来会重点讨论,flink是如何将上述API转化成NFA去匹配,以及Python CEP如何实现上述一套完整API接口。

Pattern

在Flink里面,是通过 Pattern 来构建这个NFA,首先用它描述这个不确定性状态机。 首先是构建一个 Pattern 的一个链表,得到这个链表之后,会将每个Pattern映射成为 State 的图,点与点之间会通过 StateTransition 来连接。 以下面的Python代码为例,看下如何API是如何工作的:

例如,需要创建这样一个规则,描述如下:

以start事件开始,后续跟随一个middle的事件,后面紧跟着一个end事件作为结尾

用Pattern编写如下所示:

这个代码里面声明了3个Pattern,依次命名为 start middle end Pattern里面保存了指向前面节点的引用 previous ,整个Pattern链表构建完如下图所示:

最终拿到的是 end 节点的一个引用 Ref ,Pattern中会有一个变量指向前一个节点,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Pattern的反向链表。

Pattern的对外接口定义如下:

不同接口会生成不同的消费策略的节点,具体细节可以参考 StateTransition 有了Pattern链表,接下来就需要编译器(Compiler)了,它主要是将Pattern链表转化成NFA图,首先来看下NFA的2个核心组件: State StateTransition

State

结构定义如下:

State一共有4种类型: Start/Final/Normal/Stop

生成NFA的过程就是将反向解析Pattern链表的过程,大概的过程如下:

  1. 创建一个  $end$ 的结束节点(  Final

  2. 再从后往前创建每个state节点,作为中间节点(  Normal/Stop

  3. 最后创建一个开始节点(  Start

State的名称就是Pattern的节点名称,创建完成之后如下图所示。

Transition

State代表了当前状态机的状态,不同状态之前的切换定义成 StateTransition

结构定义如下:

边的生成逻辑跟Pattern的事件消费策略相关,以下是事件消费策略:

不同的消费策略,得到的状态机如下图所示:

  • STRICT : 如果命中了事件了,会进到下个状态

  • SKIP_TILL_NEXT : 如果命中了会进入下一个状态,否则会再当前节点循环,进入ignore的边

  • SKIP_TILL_ANY : 不管是否命中条件,都会一直在当前状态循环

  • NOT_FOLLOW : 如果遇到了一个匹配的,就会进入Stop状态

  • NOT_NEXT : 如果命中一条,则进入Stop状态

在Pattern中,不同的接口会创建出不同的消费策略节点,例如 followed_by 接口会创建 SKIP_TILL_NEXT 的节点。

Times

如果有的规则,要求特定的事件,循环出现几次,那现在就要用到times接口。 比如浏览3次宝贝这个规则,规则就可以写成:

最终就会得到一个 Times=3 的Pattern,编译器在拿到这个Pattern之后,一样先创建一个$end$的Final节点,在处理times的时候,会创建重复的节点,只不过名称不同,不同的点之间用take链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Python CEP聚合

Flink是通过InputStream将匹配的事件转移给CEPOperator,执行聚合操作; 但是在客户端的聚合,一次执行就一个事件流,所以可以将聚合简化到一次匹配过程中,因此我们对于Flink的聚合操作做了改造,使其更适合端上的场景。

那么聚合的脚本写法如下:

这里声明了,以 start 节点中的 userId 作为聚合的节点,我们就会得到如下的 Pattern 链表:

在解析 group_by 节点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个特殊处理,判断如果有聚合节点,我们就需要再 $end$ 节点和前面节点之间插入一个聚合的节点和哨兵位节点,哨兵位节点命名为 $aggregationStartState$ ,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NFA匹配的过程中,当匹配结束,就可以将匹配到的事件流,传到聚合节点,再进一步聚合。 $aggregationStartState$ 节点和 group_by 节点之间,是通过proceed结合,不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就可以执行。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可见与Flink不同的是,我们创建了一个特殊的 State 节点 AggregationState

Show me the code

讲了太多原理的东西,接下来看下代码里面如何工作的,先来看下如何来编写一个CEP策略。

策略脚本

现在看下如何写一个完整的python版本的cep规则,以宝贝详情页为例,规则描述如下:

需要匹配用户查看3次宝贝详情页

那规则的写法如下:

CEP.pattern() 函数里面,会先创建 NFA ,然后去进行匹配,可见整个匹配策略脚本非常的短小精悍。

生成NFA

如下代码用来将 Pattern 链表转化成 NFA 图:

效果

闲鱼已经上了几个策略,整体看来比较稳定,不过还有很多优化的空间。 从实测效果来看,端侧从触发策略到执行Action用时不会超过1s,其中还包含了一次网络请求的时间。

性能数据

  • 执行时间

单个脚本,执行时间大概在100ms左右。

  • 内存使用

现在内存使用峰值还是比较高,大概在15M左右。 关于内存过大的问题,目前正在讨论一个方案: Python CEP可以持久化当前NFA的状态,然后再触发策略的时候,只带从未触发过的事件流,避免很多重复计算。 之前运行一次脚本要处理500个事件,现在可能就缩减到100之内,可以极大的减小内存消耗。 同时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执行脚本的都会有一个IO操作,耗时会增加。

Flink与客户端对比

现在对于Flink和客户端Python CEP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相比Flink,端侧CEP还是有它的优势,在端侧可以直接利用客户端的埋点信息进行计算,运行时长缩减了80%,而且也支持动态发布。 Python脚本支持2端通投,在保证2端埋点一致的前提下,也极大的减少了维护成本。

未来

现在端计算还存在很多待优化的地方:

  1. 端计算是用Python实现,无法做到像Flink的状态机常驻内存,每次都要重新创建匹配,带来了额外的消耗

  2. 在事件流的清洗上面,现在是通过回朔拿到之前的事件流,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后续可以借鉴Flink的Window机制来进行优化。

  3. 目前编译器暂时还不支持Group Pattern,后续还要对其进行扩展。

  4. Python脚本现在还是需要手动编写,后续还可以考虑通过DSL来自动生成。

整体看来,Python脚本执行策略还是有一定的性能损耗,不管是在创建NFA或者是匹配过程,后续可以考虑将匹配引擎用C++实现,然后真正做到常驻内存,从而做到高效的执行效率。 后期做到NFA持久化之后,C++也可以复用整套持久化协议,从而优化整个引擎的执行效率。 除此之外,策略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用TensorFlowLite优化参数策略参数,从而真正做到千人前面的策略。

参考文档

  1. 对于Flink的理解

  2. CEP in Flink(1) – CEP规则解析

  3. https://flink.apache.org/

  4. 《Efficient Pattern Matching over Event Streams》

  5. https://github.com/apache/flink 1

闲鱼团队是Flutter+Dart FaaS前后端一体化新技术的行业领军者,就是现在! 客户端/服务端java/架构/前端/质量工程师 面向社会招聘,base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一起做有创想空间的社区产品、做深度顶级的开源项目,一起拓展技术边界成就极致!

*投喂简历给小闲鱼→ guicai.gxy@alibaba-inc.com

开源项目、峰会直击、关键洞察、深度解读

请认准 闲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