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字塔(200318)

这两天我对自己谈过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内容进行了整体架构的重构,即原来的思考里面给出的事五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演进路线。而重构后变化为六个阶段和三个层次。

层次一:概念和原理上的初步理解,分为不求甚解,找寻主干和达成最小化迭代目标

层次二:分为构建完整知识树和可视化迭代学习

层次三:关键临界点突破,真正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和快速的模式匹配

在这样重新分解后,我发现自己原来写过的很多思维,学习和知识管理方面的文章基本也就融合起来了。在前面我就讲过学习本身不是孤立的,学习是整体思维架构里面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自我知识经验库,模式匹配库扩展的关键。

人们永远不可能通过思考而养成一种新的实践习惯,而只能通过实践来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1. 目标驱动

2. 实践

3. 迭代(持续PDCA循环,螺旋上升)

第一阶段:不求甚解

简单来说就是黑盒思维,不要捉急去打开黑盒,而是应该首先一览事物整体全貌,否则就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这也是我们讲知识管理的时候经常犯错的地方。

静态层面:不要管内部结构,只需要搞清楚事物提供哪些外部能力

动态层面:只需要关注A能否达到Z,具体如何到达的详细路线先不用关注

第二阶段:找寻主干

概念模型本身是我们认知事物核心框架和基础逻辑的自我可理解的最简模型。 其一是对事物形成基础认知,其二是最简和最容易模型。

找寻主干就是对事物进行基础拆解,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事物。而这个拆解本身分为三方面。

1. 静态拆解(先拆分为几个大块)

2. 动态拆解(几个大块之间究竟如何协同的?)

在不求甚解阶段实际上是在基础概念上明白,而到了这个阶段要做到基本原理上明白。

第三阶段:达成最小目标

简单来说要及早的启动实践,完成一个你自己假想场景的最小迭代,达到最小化目标。

凡所有事,需亲自动手实践验证,以确认是否满足自我期望

类似Java开发的学习,比如用SSH框架开发企业级应用,到了这个步骤后最重要的就是用SSH框架完成一个最简单的数据表的CRUD操作功能。这个功能你做完后可能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完成这个功能后你对整个框架各层之间如何协同,完成一个最基本功能涉及到哪些工作内容基本就清楚了。

而这个最小目标达成本身又包括修和悟两个方面的内容

1. 修-实践: 看到最终的效果,刚开始可能是依葫芦画瓢

2. 悟-原理: 完成后还得继续反刍各层,各组件间如何协同的?

第四阶段:搭建完整知识树

到了这一步又是相当关键,还是原来说过的,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你要到哪里去,给你一张地图也没有用;为了搞清楚你要到哪里去?那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搞清楚你最终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其二是搞清楚该学习目标究竟和哪些细化的知识点有关系,这些知识点间本身又存在哪些关联和依赖关系。

在第2个步骤达成小目标后,我们又需要大量的泛读和资料搜集,注意这个步骤仍然是不要钻入细节,这个步骤的核心目的就是将第1个步骤形成的主干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点的分解和梳理,让其真正变化为一个羽翼丰满的知识树,从只见树木到最终能够看清楚完整的森林。

在这一步你基本可以看到你接触的一个新领域的全貌了。这个全貌很重要,否则就很容易从第三步的树立信心变成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一个人始终要明白的就是知识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

第五阶段:可视化迭代学习计划

到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按各个知识点对目标贡献大小的优先级,各个知识点直接本身的前后依赖关系来制定分阶段迭代的计划,按照迭代计划逐步开始学习。

每一个迭代学习完成后,就马上进行实践,实践完成后再进行复盘总结。这个阶段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反复的练习,不要急于求成,既要懂得短周期迭代的道理,但是也要懂得任何学习和实践都无法真正一蹴而就。

第六阶段:融会贯通-量变到质变

到了学习的后期,如何真正实现突破才是关键,在你已有了大量的实践练习和量的积累后,如何寻求质变?诱导质变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对于无法突破究竟是练习的时间不够,还是基础不牢固,还是知识没有系统化等等原因你都需要去静下心来好好分析。

1. 自我反省和复盘(形成方法论和模式)

2. 高人指点,打通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