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建设成熟度(200227)

在中台战略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中台成熟度模型,这篇不做为读书笔记,更多是自己对企业数字中台建设成熟度的一些思考,在这里我们还是给出书里面提到的中台成熟度的3大维度和9大指标。

1. 系统建设维度(a. 服务丰富度 b. 服务共享性 c. 系统灵活性 d. 辅助工具)

2. 中台驱动力(a. 开发组织 b. 数字化运营 c. 生态系统)

3. 过程管理(a. 中台战略 b. 方法论)

对于书里面提到的这个成熟度模型,还是有参考价值,但是我不准备太细化的围绕这个维度和指标展开来说,而是谈下自己对中台建设成熟度模型的一些理解。

成熟度模型本身是对全域内容的覆盖

首先我们就要看到一个成熟度模型实际上对全域内容的覆盖,什么叫全域覆盖,对于中台建设来说你可以看到业务要变更,组织架构要调整,原有的遗留系统要重构,新的技术平台要搭建,应用构建的方式要变化等等,这些都属于一个中台建设的内容。因此应该从这个入手来分析,一个中台建设究竟有哪些内容域,然后再来思考这些内容域具体哪些内容,内容域间如何协同,单个内容域如何评估成熟度等级。

就中台建设来说,我们初步可以分为业务,技术,管理和过程支撑几个关键的过程域。而对于技术又可以初步分为微服务架构实践,DevOps实践,API网关和能力开放,云化能力等;对于业务我们可以分为业务组织和流程重构,业务单元,业务API等几个关键维度。而对于过程支撑则包括了项目管理,过程保障,实施方法论等。基于这个思路再对各个内容域逐步展开。

从目标驱动思路来看中台建设成熟度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目标驱动的思路从顶向下逐层展开来思考这个问题。即一个中台的成熟,简单来说就是中台建设的很好。那么中台建设的很好一定体现在对前端业务的快速敏捷响应和支撑能力。

对于这快速敏捷响应本身我们又分为对功能性需求的敏捷响应和对非功能性需求的敏捷响应,功能性需求敏捷响应自然体现在你的API服务库的服务是否做的好,是否可复用,我前端需求要实现的时候都能够快速的找到对应的API接口能力,其次这种新增或变更需求同时考验你的持续集成和快速交付能力究竟如何。对于非功能性需求,简单来说就是中台是否稳定可靠,在我们搞类似双11,秒杀等活动的时候中台是否具备快速的弹性水平扩展能力。这些也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任何一个敏捷能力的实现,你都会看到不仅仅是单个的工具,技术或平台。而是你需要做一系列的事情,从业务层面可能涉及到业务组织架构的变更,流程的重构,从技术层面涉及到技术支撑平台工具的引入,技术组织的调整,敏捷文化的形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等等。这些都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业务支撑范围角度来思考中台成熟度

最后我们来从业务支撑范围角度思考中台,即中台的成熟一定是从企业的组织内或单业务线,走到整个组织和全域业务,然后再从企业内走到企业外,最终形成上下游全连接,外围合作伙伴全连接的开放协同能力平台。

具体先企业内还是先面向外部运营构建中台,这个顺序完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驱动来考虑。比如对于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已经很重的情况下,当需要做自建电商运营平台转型的时候,完全可以围绕这个来构建中台,先支撑对外运营和营销这条线。当然对于制造加工企业,可能业务目标重点在于智能制造,那么你构建中台完全可以围绕智能制造来考虑先构建数据中台能力。

业务驱动和对业务支撑能力始终都是我们在评估中台时候关键点。在前面我们更多谈的是平台,而现在谈中台,要清楚的认识到,平台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事情,而总体则是在技术平台基础上增加了关键的可重用业务服务能力沉淀,这些下沉能力则是中台带给企业的核心资产。

而对于企业简单来说考虑两个点,一个是如何建好,一个是如何用好。建好来源于业务,用好提升业务。